稻殼粉通稱礱糠。其粗纖維含量高達40%,蛋白質含量低至2?7%。按營養學原理,對豬的蛋白質消化率為負值消化能為負值。農村傳統用稻殼粉直接飼喂牲豬,其效果極差。在配合飼料中,要求育肥豬配合飼料粗纖維含量限制性指標不高于 8%,因而,稻殼粉一般不宜作配合飼料原料。目前我國大米加工的大量副產物稻殼,除部分傳統加工成稻殼粉直接飼喂牲豬外,大多燒掉處理,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為開發稻殼粉資源的再生利用,本文進行了提高稻殼粉飼用價值的研究和探索。根據稻殼粉的化學特性,結合育肥豬生長營養需要特點,通過加入 “518” 添加劑預混料,研制出以稻殼粉為基礎飼料原料的廉價高效育肥豬飼料,經多年多點試驗結果基本一致,育肥豬日增重平均達 620g ,料肉比為4?95∶1,增重1kg耗飼料成本為2?08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非傳統性飼料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將可利用的營養價值很低、資源豐富的稻殼粉經添加技術處理,釋放其有效營養成分,作為豬等家畜飼料具有實用價值。
一、 材料與方法
1?1 選擇出生日期接近,胎次相同的長白杜洛克豬36頭,隨機抽樣分成3組。試前進行防疫注射、驅 蟲、去勢。組間差異不顯著( P >0?05) 。
1?2 飼糧組成及營養成分( 見表1)
1?3 飼養管理,飼養方式為同組群飼,食不浪費,飲水不限,圈內自,濕由拌活生動喂。日喂3次飽。
二、試驗結果
增重效果及耗料成本見表2。
試驗結果表明: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差異不顯 著( P >0?05)試驗組比對照組平均每日每頭多增重204g ,日增重提高了49%,差異極顯著( P < 0?01) 。試驗組比對照組的飼料利用率提高了59?4%,飼料成本下降了30?2%。
屠宰測定結果見表3。從結果看,試驗組的屠宰率比對照組高3?6%,胴體瘦肉率高4?2%。
三、分析與討論
3?1 本試驗目的旨在研究提高稻殼粉作基礎原料的飼用價值。以稻殼粉作基礎飼料原料,經加入 “518” 添加劑預混料后?每增重1kg消耗粗蛋白質為 414g,比對照組的641g少消耗227g;每增重1kg消化能為26?73MJ/kg比對照組的42?92MJ/kg少消耗了16?19MJ/kg 。結果表明:加入“518” 添加劑預混料后,稻殼粉的飼用價值大提高,說明在一定條件下,稻殼粉可以用作育肥豬的基礎飼料原料。
3?2 本試驗對含粗纖維20%~30%,粗蛋白質在9%以下的飼糧,飼喂育肥豬可以達到日增重為 620g ,料肉比為4?95∶1的飼喂效果。即育肥豬增重1kg,實際只消耗了2kg ,精料和3kg,稻殼粉,按照精料計算( 校正)育豬每增重1kg耗精料比國家的飼養標準平均低1?36kg( 國標GB8471-87為:20~60kg料肉比為3?1,60~90kg料肉比為3?83 。試驗結果對照國家飼養標準,表明稻殼粉在 一定條件下加入飼糧中,不僅沒有負效應,且其中的營養成分得到了較好的利用。
作用初步分析如下:
(1) 加入“518” 添加劑預混料的飼糧營養配比合理,適合育肥豬的營養需要。
(2) 稻殼內部存在著不同于纖維結構的近似于脂肪鏈和不完整蛋白鏈的核磁共振吸收譜。稻殼內部具有相當的戊聚糖、脂肪結構及非完整的蛋白結構的高分子鏈接枝在纖維素主鏈上。“518” 添加劑預混料含有的纖維分解酶、蛋白酶、糖化酶及米糠中的解脂酶分別經過一系列生化過程。加強稻殼粉鏈結構中接枝物的裂解使有效成分從長鏈纖維分子中脫離出來,釋放成為飼料的營養成分,而被育肥豬,很好地利用吸收。
(3)微生物和營養學的研究表明,豬的大腸( 盲腸和結腸) 內微生物的降解產生揮發性脂肪酶(VFA)對生長豬可提供30%的能量需要。不斷地飼喂高纖維飼料,可增強豬的大腸中纖維分解細菌的數量。“518” 添加劑預混料加入飼糧中,可使豬的大腸中纖維分解細菌生活環境改善,促進了豬后腸纖維降解作用,增加了豬生長所需能量的提供。3?3 在低蛋白、低能量、高纖維的飼糧中加入“518” 添加劑預混料后,粗纖維對蛋白質消化率和有機物消化率的影響,不再是一般所認為的粗纖維含量增 加1%,生長豬的蛋白質消化率降低0?3%,有機物消化率降低2%~8%,突破了這一通常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