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多維的體現
- 維生素供給量合適;
- 易于混合均勻;
- 穩定性好(儲存和批次)
維生素單體的供應與價格局勢
- 供應緊張;
- 價格變化漲幅大。
- 原因:環保限制、能源緊缺、原料供應不足、設備檢修、出口、廠家控制出貨、供應商囤貨等等。
2008上半年部分維生素單價變化

生長育肥豬飼糧維生素含量 IU/kg、mg/kg


母豬飼糧維生素含量 IU/kg、mg/kg


飼養標準與商用的差異
- 有效成分與商品劑型區分清楚;
- VA、VD3差別明顯;
- B2、B6、B12有一定差別;
產蛋雞飼糧維生素含量 IU/kg、mg/kg


飼養標準與商用的差異
- 生長蛋雞的VA、VD差別明顯;
- B2、B6、B12有一定差別;
- 產蛋雞的泛酸差異明顯。
肉仔雞飼糧維生素含量 IU/kg、mg/kg


飼養標準與商用的差異
- VA(肉大雞)、VD差別明顯;
- 葉酸、B12有一定差別;
肉種雞飼糧維生素含量 IU/kg、mg/kg


飼養標準與商用的差異
典型商品維生素含量 IU/kg、mg/kg


設計供給量應參考的方面
- 權威標準:國標、NRC、種畜禽公司;
- 最新研究成果:某一方面;
- 經驗值:季節等;
- 維生素的配伍禁忌:膽堿、VC;
- 配合飼料的營養濃度:B族;
- 加工損耗:10-30%;
- 動物因素:健康和生理狀況、生產目的、應激、飼養方式等;
- 原料和日糧組成。
- 脂溶性維生素大部分能在體內貯備,短期供給不足對健康和生產不會產生不良影響,長期超量卻產生有害作用(VA、VD)。被毛粗糙、過度興奮、蹄部裂紋出血、震顫
- 水溶性維生素幾乎不在體內貯備,短期缺乏或不足會影響動物的健康和生產。
維生素添加水平提高的理由
- 集約化飼養遇到各種應激;
- 抗病能力的要求,抗生素的使用;
- 品種改良,采食量下降,生產潛能提高;
- 飼料加工條件的影響;
- 動物產品品質提升。
雞在逆境下需要補充的維生素

二、單體與載體選擇
商用維生素添加劑的規格
- 純制劑:B族維生素(B1、B2、B6、煙酸、泛酸、葉酸)、VK3、VC;
- 包被處理制劑:脂溶性維生素、VC;
- 稀釋制劑:VB12、生物素。
維生素A乙酸酯
- 含量:50萬IU/g。
- 粒度:100%通過20目篩,干燥失重≤5%。
- 組成:用紫羅蘭酮為原料化學合成,加入適量抗氧化劑,采用明膠為主要輔料制成的微粒。
- 形狀:淡至棕色顆粒狀粉末,遇熱、酸、日光、吸潮易分解。
- 生產廠家:浙江新和成、廈門金達威、巴斯夫(沈陽)、帝斯曼(上海)。
- 產量(2006):約4000噸,出口80%。
維生素A粉劑
- 吸附型:將溶水性維生素A用脫脂米糠吸附,穩定性差;
- 微粒膠囊(包被):以明膠為包材制成,較穩定,飼料級維生素A多以此為制劑;
- 微粉制劑(噴霧干燥粉末):應用噴霧、淀粉吸收干燥法制得,均勻,較上述穩定;
- β-環糊精包被制劑,更穩定。
維生素D3微粒
- 含量:50萬IU/g。
- 粒度:100%通過2號篩(100目),干燥失重≤5%。
- 組成:用膽鈣化醇乙酸酯為原料制得。加入適量抗氧化劑,采用明膠和淀粉等輔料,經噴霧法制成的微粒。
- 形狀:米黃或黃棕色微粒,遇熱、日光、吸潮易分解。
- 生產廠家:浙江花園、浙江新和成、廈門金達威。
- 產量(2006):約2000噸。
維生素E粉
- 含量:50%。
- 粒度:90%通過20目篩,干燥失重≤5%。
- 組成:VE從大豆油中分離或由異植物醇與三甲基氫醌縮合而成。以維生素E為原料,加入適量吸附劑制成維生素E粉或顆粒。
- 形狀:類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或顆粒,易吸潮。
- 生產廠家:浙江新和成、浙江醫藥。
- 產量(2006):約3.5萬噸,出口80%。
維生素K3(亞硫酸氫鈉甲萘醌)
- K3含量:98%,甲萘醌含量52%。
- 水分:7-13%。
- 組成:由甲萘錕與硫酸氫鈉化學合成。
- 形狀:白色或灰黃褐色結晶性粉末,有吸濕性遇光易分解。
- 生產廠家:浙江兄弟、云南陸良和平。
- 產量(2006):約2500噸,大部分出口。
維生素K3制劑類型
- 亞硫酸氫鈉甲萘醌(MSB):活性成分甲萘醌52%。純品:MSB94%,穩定性差。微粒膠囊:MSB50%,穩定性好。
- 亞硫酸氫鈉甲萘醌復合物(MSBC):活性成分甲萘醌30-40%,穩定性較好。
- 亞硫酸氫鈉嘧啶甲萘醌(MPB)
維生素B1(鹽酸硫胺素)
- 含量:98.5%。
- 干燥失重:≤5%。
- 組成:以丙稀睛為主要原料化學合成。
- 形狀: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吸濕性很強。
- 生產廠家:天津中津、浙江天新。
- 產量(2006):約4000噸,85%出口。
維生素B1(硝酸硫胺素)
- 含量:98%。
- 干燥失重:≤1%。
- 組成:化學合成法制得維生素B1。
- 形狀:白色或微黃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維生素B1制劑的區別

維生素B2(核黃素)流動性微粒
- 含量:80%。
- 粒度:90%通過0.28mm篩。干燥失重:≤3%。
- 組成:生物發酵或化學合成法制得維生素B2,加入淀粉、黏合劑及香料,經噴霧干燥而成。
- 形狀:黃色至微黃色高流動性、無靜電微粒,易吸潮,堿性或遇光變質迅速。
- 生產廠家:湖北廣濟、上海迪賽諾。
- 產量(2006):約3000噸,58%出口。
維生素B6
- 含量:98%。
- 干燥失重:≤0.5%。
- 組成:化學合成法制得維生素B6。
- 形狀:白色至微黃色結晶性粉末,遇光漸變質。
- 生產廠家:張家港宏新、浙江天新。
- 產量(2006):約5000噸,80%出口。
維生素B12(氰鈷胺)粉劑
- 含量:1%。
- 粒度:100%通過0.25mm篩。干燥失重:≤5-12%。
- 組成:發酵法生產。加入玉米淀粉或碳酸鈣稀釋劑制成維生素B12預混劑。
- 形狀:淺紅色至棕色細微粉末,具有吸濕性。對還原劑和光敏感。
- 生產廠家:華榮制藥、寧夏多維。
- 產量(2006):約22噸純品。
煙酰胺
- 含量:99%。
- 水分:≤0.1%。
- 組成:化學合成法制得煙酰胺。
- 形狀:白色結晶性粉末或白色顆粒狀粉末。
- 生產廠家:廣州龍沙。
- 產量(2006):約12000噸。
煙酸
- 含量:99%。
- 干燥失重:≤0.5%。
- 組成:化學合成法制得煙酸。
- 形狀:白色至微黃色結晶性粉末。
維生素PP制劑的區別

D-泛酸鈣
- 含量:98%,生物活性為泛酸的92%。
- 干燥失重:≤5%。
- 組成:化學合成法制得D-泛酸鈣。
- 形狀:白色粉末,有吸濕性,流動性差。
- 生產廠家:浙江鑫富。
- 產量(2006):約7000噸,大部分出口。
- DL泛酸鈣生物學活性只有D泛酸鈣的一半。
葉酸
- 含量:95%。
- 干燥失重:≤8.5%。
- 組成:化學合成法制得葉酸。
- 形狀:黃色或橙黃色結晶性粉末,流動性差。微囊制劑和噴霧干燥制劑流動性和穩定性較好。葉酸受光、熱、含水量、微量礦物質影響較大。
- 生產廠家:常州牛塘、常州新鴻、江蘇高鵬藥業、山東新發。
- 產量(2006):約850噸。
生物素(國標未列出)
- 含量:2%。
- 組成:預混劑有兩種劑型:載體吸附型和噴霧干燥型。生物素對熱敏感,制粒和膨化損失約20-30%。
- 形狀:隨載體而異。
- 生產廠家:新昌制藥、浙江圣達(希杰)。
- 產量(2006):約3000噸,大部分出口。
氯化膽堿
- 含量:70%/75%水劑,50%/60%粉劑。
- 粉劑水分:≤4%。水劑三甲胺≤0.1%。
- 組成:用鹽酸、三甲胺、環氧乙烷化學合成。
- 形狀:水劑為無色粘稠,粉劑隨載體而異。具有吸濕性。
- 生產廠家:多家。主要檢測方法:雷氏鹽法、色譜法。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含量:99%。
- 組成:合成法或發酵法制得。
- 形狀:白色結晶粉末,受熱損失,易被氧化變黃。應使用包被VC、或VC磷酸酯。
- 生產廠家:石藥集團等。
維生素活性單位
- 1IU維生素A=0.344μg維生素A乙酸酯。
- 1IU維生素D=0.025μg膽鈣化醇。
- 1IU維生素E=1mgDL-α生育酚乙酸酯。
- MSB、MSBC、MPB甲萘醌的含量分別為52%、34%、46%。
- 1mg鹽酸吡哆醇=0.82mg吡哆醇
- 1mg泛酸鈣=0.92mg泛酸,DL泛酸鈣只有46%泛酸活性。
- 1mg氯化膽堿=0.87mg膽堿
維生素的損失比較(一)

維生素的損失比較(二)

維生素對外界因素的穩定性


載體和稀釋劑的選擇
載體與稀釋劑的要求
- 含水量:應小于5%,不宜超過8%-10%。
- 粒度:載體30-80目(90%以上過30目)。稀釋劑30-200目,接近所稀釋的組分。
- 容重:載體的容重稍小,300-800g/L。稀釋劑的容重與微量組分相近。
- 表面特性:載體要求粗糙,稀釋劑則要求流動性好。
- 吸濕性、結塊性:載體和稀釋劑應不易吸濕和結塊。必要時可加入二氧化硅抗結塊劑。
- 流動性:載體的靜止角40°-60°。
- 酸堿性:偏中性為佳,pH5-7。
- 靜電特性:不帶靜電為佳,加油可以消除靜電影響。
載體與稀釋劑的區別

常用的載體和稀釋劑
- 稻殼粉
- 玉米芯粉
- 麩皮粉
- 脫脂米糠
- 玉米粉
- 豆餅粉
- 玉米蛋白粉
- 碳酸鈣
三、加工要求
工藝流程
單體稱量 > 預處理 > 投料 > 混合 > 打包 > 載體預處理 >投料提升 >稱量 >投料
設備與生產要求
- 雙軸漿葉臥式不銹鋼混合機,混合3-5min,混合均勻度 CV5%以內;
- 電子稱符合稱量精度要求;
- 小料配料間能控制溫濕度(空調);
- 原料與成品庫應通風、防潮、防日曬,最好有通風裝置或空調;
- 雙人配料復核,避免交叉污染;
- 為了避免結塊,減少粉塵和靜電,應添加抗結塊劑、植物油或礦物油;
- 預混合:VB1、VB6、VK3、葉酸;
- 投料順序。
影響多維在配合料中均勻的因素
- 多維自身的混合均勻度;
- 多維的容重: 500-750g/L;
- 多維的流散性;
- 配合料的加工工藝。
提高多維穩定性的措施
- 選擇效價高、穩定的維生素劑型;
- 進行穩定化處理;
- 添加抗氧化劑;
- 調節pH,保持載體呈中性;
- 控制水分,降低特殊風險;
- 控制金屬離子:不銹鋼設備,嚴格清理;
- 控制溫度濕度;
- 包裝及儲存;
- 開封后立即使用,剩余密封保存。
生產保證(生產管理)
- 人員培訓
- 流程規范化標準化
- 制定嚴格的內控標準
- 嚴把出廠檢驗關
- 生產環境控制
- 做好記錄
- 驗證
- 持續改進
四、檢測與評判
維生素檢測標準與方法


維生素檢測結果判定允許誤差


多維檢測誤差來源
- 取樣代表性;
- 測定樣品的前處理;
- 分析誤差(系統+偶然)
多維檢測案例分析(1)


多維檢測案例分析(2)

多維檢測案例分析(3)

如何看待檢測
- 質量控制和檢測是制造商做的事,不應該轉嫁到客戶頭上,客戶也沒有必要為此費心和憂慮;
- 檢測結果偏低不能說明少加,檢測結果偏高也說明不了多加;
- 連配方(含量)都不能執行的廠家,就沒有資格生產多維,沒有臉面對他的客戶,更沒有能力在行業比拼。
- 監控原料,稱量準確,減少加工過程中的損失,是保證產品含量真實有效的重要環節。
復合維生素使用中的誤區
- 注重感官,忽略了內在;
- 注重含量,忽略了添加量;
- 注重個別含量,忽略了整體平衡;
- 對維生素的作用偏及,過分夸大其作用;
- 只考慮方便性,忽略了針對性;
- 靈活性把握不周全;
- 盲目拼價格,盲目代加工,忽略了品質穩定和服務
- 對國外產品盲目崇拜,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